失独者之家 - 绿城科技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失独者之家交流群

社区广播台

查看: 6627|回复: 0

失独家庭节日过“劫” 怎么度过

[复制链接]

1444

主题

1136

回帖

1万

积分

小王

社区QQ达人本站版主最佳新人

发表于 2012-10-16 13:42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.jpg
失独者“叶儿黄”给女儿扫墓。女儿在26岁去世后,她每天都会将女儿的墓碑擦得一尘不染,这成了她的精神寄托。“叶儿黄”是她在QQ群上的网名,这个人群大多不愿以真面目示人。
  吴家翔 摄
  编者按
  中秋国庆长假落幕,对许多人来说,这是一个悠长的假期,不管出门旅游还是宅在家中,度过长假的基调是欢乐的。但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每逢这样的节日,他们或对着逝去的孩子照片流泪,或怀着一颗孤寂的心在人群中静默,或埋头忙碌,欲忘却世事。他们有着一个沉重的名字——失独者。
  有学者预计,在中国现有的2.18亿独生子女中,未来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,这个特殊群体的后顾之忧谁来保障,心灵的空缺如何填补,仍是严峻社会课题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所有举国欢腾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,是一个无法迈过的坎。
  失独家庭相互取暖
  9月30日早上,福州一位失独母亲“梦在天堂”(网名)早早起床,8点多就离开家往70公里外的一个宾馆赶。在关上家门前,她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儿子一尘不染的床褥——尽管儿子已经去世两年,但她还是习惯过一段时间就帮儿子换洗床褥,并对着空空的屋子说:“儿子,妈妈出去了。”但屋子依然静悄悄的。她的眼泪又止不住流了下来:“儿子,就是因为你的‘不孝’,妈妈连个节都无处过,只好逃离这个家。”
  10月2日,福建10个失独家庭约定在这家宾馆一起过一个孤独的节日。
  “有一种等待叫遥遥无期,有一种思念叫痛彻心扉,有一种活着叫生不如死!”“梦在天堂”自失去年仅21岁的儿子后,QQ签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改过了。儿子12岁那年,丈夫因病去世,在此后的日子里,她一个人拉扯着儿子长大。儿子很争气,19岁参加工作,21岁就当上了一个公司的客户经理。但想不到的是,2010年12月10日,儿子因救人而溺水身亡,她再次失去至亲。自此以后,每到过年过节,她都不敢留在空荡荡的家中,而是选择外出参加一些同命人的聚会。“我现在是处处无家,处处家,走到哪都可以找我的同命朋友。”自打失去孩子后,她与大多数失独者一样,心灵变得敏感而脆弱,拒绝再与以前的同事和朋友联系,交往圈子全都是同命人。“和同命人一起,我们可以毫不顾忌地一起伤心,一起大哭,一起笑,至少感到温暖和被理解。”她说。
  10月2日下午5点,十几位失独父母如约而至。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们愁容满面,大多数人已经头发花白。一见面,他们互相默默拥抱。“大家在一起,没有距离,没有陌生感,所有的痛苦,所有的委屈,大家都可以从这个拥抱中理解到、感受到。”
  其中一对近60岁的夫妻,唯一的女儿于2011年在武夷山溺水身亡后,原本就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丈夫由于伤心过度,一只眼睛失明,另外一只模糊不清,只能靠妻子背着过来。夫妻俩的生活非常艰难,妻子没有固定工作,靠不定期地帮人做家政维持生活。女儿的去世更是将他们打入了悲痛的深渊。
  说起各自的故事,十几位父母都不由地泪眼婆娑。
  热闹的中秋 , 孤独的心
  “儿子啊,今天中秋,二舅他们都来了,我们陪着你一起过节。你慢慢吃,这里有你爱吃的月饼和水果……”和往常一样,冬愉妈妈习惯在吃饭前和儿子“唠叨”上两句,但这是她49年来最难熬的中秋节,因为她和儿子说的每一个字都只能在儿子的黑白遗像前跌落,得不到任何回应。
  冬愉妈妈来自广西玉林,她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,已经上大学的儿子乖巧懂事,热爱旅游的他曾和父母携手游遍祖国大半个河山。然而在今年5月份,儿子没能等来第22个生日,因肠穿孔,在做造瘘口关闭手术第五天后去世。
  今年中秋是冬愉妈妈失去儿子的第一个中秋,当晚,她邀请了她的兄弟姐妹几个家庭一起来家里吃饭,“我儿子喜欢节日的时候热热闹闹的。”她说。宴毕人群散去后,家里再次变得冷冷清清。她和丈夫抬头赏月,想到儿子,不由得又泪眼朦胧。
  这夜,冬愉妈妈又在QQ空间的日志中写下了纪念儿子的文章:“儿啊,你是上天赐给妈妈的珍贵礼物,你给妈妈带来了幸福与快乐,妈妈多么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幸福永远。可是,美好的日子实在太短暂了……”
  “ 寻找活下去的理由 ”
  对失独父母来说,孩子失去后的每一个中秋节,都是一种煎熬。
  “铃铃铃……”“滴滴滴……”中秋之夜,吴红雅的单亲妈妈热线电话和QQ群依然响个不停,这意味着又有单亲妈妈和单亲家庭的女儿向她伸出求助之手。吴红雅失去女儿戴天力后,此间8年里,先后创立“女儿结”网站,“中国单亲妈妈中心”和“单亲妈妈网”,启动了专门帮助单亲母亲的“天力基金”,甚至自筹资金制成讲述母女故事的画册《有一种爱,不能等待》和以天力为原型的电影《失落的母爱》。天力妈妈在女儿离世7年后的28岁生日之际,为女儿写下的文章《天力,妈妈对你说》在网上广泛流传,感动千万父母和儿女。
  吴红雅是《科技文摘报》的主编,女儿戴天力在母亲的严格管教和极高的期望下,从小能歌善舞,20岁就读完了大学。但最终天力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和爱情,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,在2004年被男友以殉情的方式带离人间。
  “起初我做的许多公益事业只是为了纪念女儿,我不甘心女儿会这么没了,想通过这种方式延续女儿的生命,来做女儿没有来得及做的事,尽到我们的社会责任。可是后来我觉得我只不过在寻找一种活下去的理由。我已经没有了自我,女儿离开后,我吃饭只是为了活着。”她现在穿的衣服差不多都是女儿生前和她一起买的,开的车是女儿生前开的,女儿的灵台就在方向盘边,虽然女儿已经去世多年,但在天力妈妈心中,时时刻刻都与女儿保持着某种联系。
  “有一种爱,不能等待。”天力妈妈的车身上写着,这是一位失独母亲无奈且悲壮的呐喊。
  养老之忧谁来解决仍是未知数
  “人去楼空情还在,丧子之痛何时完。我之处境谁知难,晚年养老无人管。”有失独网友作了这样一首不太押韵的诗,真实反映了很多失独者的晚年处境。失去独生子女后,有人因为孩子治病欠下一大笔债务而返贫,有人因为伤心过度而身体患病,有人因为无法接受没有孩子的家庭而离婚,相似的命运有着不一样的结局,然而相同的是因失独带来的沉痛悲伤,他们的故事总是让人“见者流泪,闻者悲伤”。
  对于大多数失独者来说,今后的养老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。“梦在天堂”告诉记者,她每每想到未来就感到害怕,“害怕老,害怕生病没有人照顾,手术没有人签字,没有人为我养老送终。一想到这些问题,彻夜难眠。”
 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,根据2001年12月份出台的《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》第27条规定: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、死亡,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,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。201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《国家人口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》,对于“完善养老保障制度”中提出,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,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,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、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。但对于这个“必要的帮助”、“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”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且如何实施并没有明确说明。
  记者还了解到,尽管各省市也在陆续出台地方失独家庭的扶助条例,但通常数额偏低,不仅不能满足失独者的养老,更无法弥补失独者情感上的空缺。这个特殊群体的后顾之忧谁来保障,心灵的空缺如何填补,仍是未知之数。
(来源:工人日报)





上一篇:失独家庭扶助应摆脱权宜之计而是正确面对
下一篇:失独老人成为社区志愿者 感动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