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独者之家 - 绿城科技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失独者之家交流群

社区广播台

查看: 5346|回复: 0

帮扶“失独” 是不是可以纳入社区服务

[复制链接]

14

主题

4

回帖

71

积分

发表于 2012-8-19 14:52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Y一周关注

广州失独家庭调查(下)

羊城晚报记者 冯小静 实习生 李巧

在羊城晚报接连刊登了两篇《广州失独家庭调查》系列报道之后,羊城晚报报料热线020-87776887和QQ报料平台(QQ号:87776887)上开始陆续有“失独者”打破沉默,主动与我们联系。面对这个弱势群体遭遇的种种困境,我们是不是束手无策?“失独者”如何“自救”,如何“他救”?政府该做什么?社会力量又可以从何处入手?为此,羊城晚报记者日前收集了多方的意见。

各方观点

A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邓智平

观点一:

独生子女家庭 政府购买商险

在了解“失独”群体的需求后,首先需要进行物质上的帮助,包括对“失独者”的养老和医疗上的保障。“我觉得政府可以为每个独生子女家庭购买一份商业保险,一旦发生意外,可以用保险金来对这个家庭进行帮扶。”邓智平说,这笔钱数额不会很大,因为覆盖的范围可以很广。独生子女死亡本身是件概率小的事情,所以一旦出事,赔付金额可以较大。

观点二:

引进专职社工 开展心理辅导

邓智平认为,由于很多“失独家庭”都是城市家庭,这些家庭夫妻都有工作或退休金,基本生活问题不大,政府更多的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。他提出,计生系统也应该引进专业的社工,“目前社工基本上集中在民政系统,对于计生系统来说,目前还没有,但引进专业的社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。”有了计生专职社工,就可以开展“失独者”的心理干预工程。

观点三:

建特殊养老院 此意见不可取

很多“失独者”都希望政府可以办一个专门接受“失独”老人的养老院。对此,邓智平持不同看法。他认为,很多夫妻在“失独”之后不能从伤痛里走出来,把自己封闭起来,社会交往变少,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。建立特殊养老院,“这只是表面的关爱,实际上是加剧‘失独者’的自我封闭。现在连麻风病康复者我们也要鼓励从麻风村走出来了,对‘失独’人士更不应该人为地将他们与世隔绝。”

观点四:

“失独家庭”帮扶 纳入社区服务

如何让“失独者”重新融入社会?邓智平认为,在这方面社会组织比政府更有优势,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搞活动的方式,引导和鼓励“失独者”融入社会。例如,妇联可以专门培育一批关注“失独家庭”的社会组织,调动社会力量来帮扶。也可以成立帮扶专项基金,来提高目前的补助标准。

有条件的街道、社区还可以利用社区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,为辖区内的“失独家庭”建立档案,定期组织这些家庭开展活动,经常与这些家庭联系,主动去关心他们。他建议,广州市的每个区每条街道都有购买社区服务的专项资金,完全可以将“失独家庭”的帮扶也纳入社区服务的框架内。

B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教师、社会学博士黄晓星

观点一:

机制不够完善 养老问题突出

有的“失独者”将问题归咎于计划生育政策,黄晓星并不认同,他认为“失独者”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养老、医疗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。“国家从1986年开始推进‘社会福利社会化’的进程,原来的那种养老、医疗福利消失了。另一方面,‘社会’却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承担这些后果的程度,一旦家庭出现变故,养老、医疗的问题就难以解决。”他认为,完善养老、医疗的体制,才是一个“治本”的方法。

观点二:

社会组织登记 放宽有助发声

在黄晓星看来,应该关注到目前“失独者”还没有“利益代言人”的现状,若逐步放宽社会组织登记,让非营利组织关注这个群体,在某种意义上也给这个群体提供一个发声的空间,而不至于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一部分。

C关注“失独”群体的志愿人士、网友“广东中年志愿者”

观点一:

建行为规范 防二次伤害

“广东中年志愿者”告诉记者,目前活跃在各个“失独”QQ群里的志愿者,大多只是停留在网络上进行安慰的阶段,“一味的安慰不是办法,反而让他们经常陷入伤痛的回忆中。”他说,因为志愿者很分散,都是个人的行为,没有政策指引,没有统一的管理,也没有行为规范,难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对“失独者”造成二次伤害,他呼吁志愿者们要联合起来。

观点二:

实行“一对一” 帮扶最有效

按照“广东中年志愿者”的总结,“失独者”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担忧,一个是老了无人伺候,一个是孤单、寂寞。他觉得在志愿者们联合起来后,可以开展“一对一”的帮扶,这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帮扶,有条件的志愿者可以在双方协商好的前提下,将“失独”老人接到自家共同生活,或者两个家庭建立联系,定期地上门看望、帮忙料理家务、做心理辅导、节假日一起郊游等。

冯小静、李巧
(本文来源:金羊网-羊城晚报 )




上一篇:他们在关注失独者的养老吗?
下一篇:妇女报:“失独”家庭风险需要社会共同担扶
爱在失独者之家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